按照《湖南省财政厅关于2016年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评估中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湘财绩﹝2016﹞8号)要求,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对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自评,按照绩效评价有关规定,形成本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 机构、人员构成
交易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一级拨款单位,下设科室8个,2015年共有人员40人。其中:在编在职28人,临聘人员12人。另退休人员3人。
(二) 单位主要职责
交易中心是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的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负责各类交易的场内组织、服务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交易进场登记并发放交易进场通知书。
(二)依法发布交易活动信息。
(三)依法组织场内交易活动,维护交易秩序。
(四)对进场的交易活动当事人资格进行核验。
(五)收集和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建立投标人、供应商、中介机构和商品价格等信息库,建立评标专家、投标人、中介机构的动态信誉评价机制。
(六)建立与维护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专家库抽取终端。
(七)建设、管理、维护统一平台的场地和设备设施。
(八)为进场交易各方提供场所服务、信息咨询及其他相关服务,维护统一平台现场秩序,按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代收代退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保证金(资信金)。
(九)开展进场交易活动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相关资料(含录音录像资料)的存档、调阅工作。
(十)对交易场所内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行政监督部门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行政监察部门报告。
(十一)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 2015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交易中心2015年度财政补助收入1682.9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682.97万元),本年支出1142.48万元,收支结余540.49万元,年未结余540.49万元。
(二)2015年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度预算、决算、结余对比情况表 | ||||||
单位:万元 | ||||||
项目 | 预算金额 | 决算金额 | 执行差异 (预算-决算) | |||
年初 预算 | 上年 结转 | 本年 追加 | 预算可 用指标 | |||
基本支出 | 196.34 | 196.34 | 195.57 | 0.77 | ||
项目支出 | 568.28 | 368.51 | 549.84 | 1486.63 | 946.91 | 539.72 |
合计 | 764.62 | 368.51 | 549.84 | 1682.97 | 1142.48 | 540.49 |
针对上表反映情况,说明如下:
1、交易中心2015年度决算没有超出2015年度预算。
2、2015年交易中心结转540.49万元,主要是2015年单位整体搬迁追加了搬迁工程款项440万元,尚未结算完工。追加超收收入返还成本109.84万元,且2014年结转了368.51万元,总体来说交易中心的预算执行力较好。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5年三公经费开支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 2015年决算金额 | 2014年决算金额 | 增减情况(2015-2014) | ||
公务接待费 | 28.92 | 30.64 | -1.72 | ||
公车运行维护费 | 15.14 | 16.01 | -0.87 | ||
因公出国出境费用 | 0 | 0 | 0 | ||
合 计 | 44.06 | 46.65 | -2.59 | ||
| 从上表反映,交易中心三公经费开支2015年实际支出44.06万元,比2014年减少2.59万元,下降率5%。 |
| |||
|
|
|
|
|
|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一是强化了源头防腐。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实行集中交易、综合监督,管办分离、独立运作,有效解决同体监督、管办不分等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条件和机会。二是实现了增收节支。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减少了编制人员,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节约了财政资金,实现了公共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2015年部门绩效目标
2015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330个,实现交易金额136.85亿元,共收取交易服务费2727万元。其中:工程建设交易708项,交易金额102.35亿元;政府采购进场497项,交易金额6.46亿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40宗,交易金额27.02亿元;国有产权交易85项,成交金额1.02亿元。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交易活动中得到贯彻,一些“非公”项目主动要求进场,交易项目和交易金额实现了五年增,集约高效、规范透明的目标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信力和吸聚力大幅提升,较好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四、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交易中心自收到文件之日起,随即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组,由中心分管财务负责人黎娟任组长,中心财务科负责具体事项。对2015年全年工作进行现场评价,实施了包括听取各项业务情况介绍、收集相关资料、检查财务会计记录,发放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调查问卷30份等必要的工作程序。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交易中心得分93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秀”。总的来说交易中心的各项工作推进良好,基础有待继续加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交易中心通过规范制度,强化现场管理,积极做好各项交易进场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1、超额完成征缴任务。2015年预算交易服务费征收任务为2200万元,完成交易服务费2727万元,超收527万元。
2、今年2月,全市瞩目的武陵阁步行城门面经营权在中心开拍,最终8个门面以3386万高出底价2499万顺利成交,溢价率高达282%。今年12月,中心承办了由武陵区政府委托的16个安置小区455个门面的大型拍卖会,整个拍卖会持续4天,拍卖现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拍卖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得到了参与主体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为盘活我市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土地价值,中心充分发挥交易平台职能,一方面积极印制招商手册,组织土地推介会;另一方面,切实贯彻市政府公开招标选取拍卖公司从事土地交易的要求,大力引进优质的拍卖公司。今年7月,中心和国土部门联合下发了招标选取拍卖公司从事土地交易的实施办法。12月实施了首起由选定的拍卖公司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活动,最终紫东苑中地块被汉海拍卖集团有限公司以3.29亿元高价成功拍出,创下今年我市单宗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成交额之最。
(二)社会效益
1、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中心结合四年来的工作实际,对各项交易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优化,进一步细化信息发布、交易报名、资格预审、质疑答疑、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公示以及投标保证金提交及退还等操作环节。整合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等行业的交易员管理制度,出台统一的《交易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中介代理机构执业行为。
2、严格规范交易程序。按照交易规程程序化,交易管理科学化,交易服务规范化,交易文书制式化的“四化”要求,坚持规则先行,程序保证,按法定时限、法定程序和法定文书规范交易活动的每个环节。重点把好报名受理关、信息发布关、保证金收退关、开标关、评标专家抽取关、评标关和中标结果公示关,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3、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出台现场巡查制度,建立现场巡查台账,及时上报在交易现场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今年共有2名评标专家因在评标过程中违反纪律规定,被中心巡查发现上报后,受到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处罚。规范交易大厅管理,在大厅安排专门劝导员,对办事人员插队、抽烟、嚼槟榔等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劝阻,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
4、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出台《交易主体诚信库建设和使用制度》,在中心官网上开辟曝光台,实施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等管理措施,引导交易主体诚信执业。
5、中心始终将优质服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中心完成交易项目1300多项,成交交易金额130多亿,实现了零差错和对中心工作人员零投诉的目标。不断改善服务硬件。大力加强场地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服务的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今年11月,中心迁入新的办公场地,场地面积大大增加,解决了项目排队的难题,实现了平台的提质扩容。实行卫生保洁、花卉租摆物业化管理,卫生保洁做到全天候,无死角。楼内花卉经常更换,中心区域内常年保持美化、亮化、绿化。完善设施配套,在业务楼层设置有休息座椅和饮水机,方便办事群众。不断提升服务软件。继续实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纪律规定等制成统一版面在交易大厅、开标区、评标区内上墙公布。制作大型喷绘板在财务窗口公开财务交易服务费收取和保证金收退的依据和标准。通过将服务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公开的方式,主动接受监督,确保服务透明化、规范化。每季度开展文明服务标兵、优秀员工评比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树立政府服务窗口的新形象。三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积极推行延时服务,为重要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保姆式服务,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全程服务。如主动为万达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他们的好评和市政府相关领导的肯定。
七、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交易中心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余额为175.08万元,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台账,但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明确指定到每项固定资产有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不利于建立资产安全管理。
2、财务制度建设不全面。比如预决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
(二)业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项目进场不够全面、信息化水平不够高、诚信体系建设滞后等。缺少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库、交易主体诚信库、中介机构库、供应商库、监督人员库等各类备选库的建设,不能更好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对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够深入,不能更好地为交易主体和行政监督部门提供咨询,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八、有关建议
(一)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账务处理。
从现在起,交易中心应明确专人专账,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切实做到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对中心经费进行全面管理。
(三)加强业务管理。
对各项交易流程和管理制度还需强化梳理和优化,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交易报名、资格预审、质疑答疑、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公示以及投标保证金提交及退还等操作环节,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有关纪律规定,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按照法定时限、法定程序和法定文书规范交易活动的每个环节,重点把好报名受理关、信息发布关、保证金收退关、开标关、评标专家抽取关、评标关和中标结果公示关,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四)切实履行服务职责。
一是继续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交易活动,完善配套设施,常年保持中心的美化、亮化、绿化,全力为交易主体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秩序优良的交易环境。二是不断提升服务软件。继续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开展文明服务标兵、优秀员工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的中心形象;继续推行微笑服务、延时服务、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深化服务内涵。以中心门户网站为平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项目履约信息、交易主体信用信息等信息的全面公开,为交易主体和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监督;搭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库、交易主体诚信库、中介机构库、供应商库、监督人员库等各类备选库,更好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交易主体和行政监督部门提供咨询,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鉴于以上情况,交易中心建议市政府增加2016年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