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德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常财办发〔2022〕11号)要求,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对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进行自评,按照绩效评价有关规定,形成本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 机构、人员构成
交易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财政一级预算单位,下设部室12个,2021年共有在编在职人员56人。另有退休人员4人,临聘人员10人,保安保洁人员6人。
(二) 单位主要职责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的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负责各类交易的场内组织、服务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运行、管理。
2.受理交易进场登记。
3.依法发布交易活动信息。
4.依法组织和管理场内交易活动,维护交易秩序。
5.对进场的交易活动当事人资格进行核验。
6.收集和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信息,建立投标人、供应商、中介机构和商品价格等信息库,建立评标专家、投标人、中介机构的动态信誉评价机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7.建立与维护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专家库抽取终端。
8.建设、管理、维护统一平台的场地和设备设施。
9.为进场交易各方提供场所服务、信息咨询及其他相关服务,维护统一平台现场秩序。
10.开展进场交易活动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录音录像等相关资料的存档、调阅工作。
11.对交易场所内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向行政监管部门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纪检监察机关报告。
12.承担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部门财务情况
1.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交易中心2021年度财政补助收入1859.8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859.83万元),本年支出1847.79万元,年初结余109.36万元,2021年年未结余12.04万元。
2.2021年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针对上表反映情况,说明如下:
本单位2021年预算经费为1989.52万元,资金使用1847.79万元,2021年底结余12.04万元。
3.“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从上表反映,交易中心三公经费开支2021年支出3.78万元,比2020年减少4.23万元,下降率53%。总体来说交易中心“三公经费”做到了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同时做到“两个不超过”,即“三公”经费决算数不超过预算数,当年“三公”经费决算数不超过上年决算数。
4.部门绩效目标
2021年以来,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疫情防控、工程建设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中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守正创新,较好地完成了相应工作任务。
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局面,中心班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便民化、智能化(简称“五化”)建设为要点,在逆境中担当作为、锤炼本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1年,中心完成交易项目3678个,成交金额577.80亿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1.47亿元,增值金额5.57亿元,收取交易服务费8015.82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年初预算为881.52万元,决算为946.46万元增加45.79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人员工资总额和基本保障支出共46.41万元,公用经费减少了0.62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预算1108万元,年度决算为901.33万元,预算差额206.67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使用经费指标有结余,另有150万元信息化建设资金是当年预算安排,但没有支付。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单位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中心秉承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原则,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创新交易方式,紧跟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等新形式,推动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创新。通过规范制度,强化现场管理,积极做好各项交易进场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效应。
(一)运行成本及管理效率
1、2021年,本部门年初预算收入1859.83万元,本部门支出1847.79万元,本单位年末结转和结余资金12.04万元。
2、2021年,中心完成交易项目3678个,成交金额577.80亿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1.47亿元,增值金额5.57亿元,收取交易服务费8015.82万元。
(二)社会效益
1.全面推行线上业务受理。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搭建完善线上业务受理系统,工程建设交易项目、政府采购交易项目的进场业务受理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进一步精简了流程,提升了服务对象满意度;
2.拓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覆盖面。一是全省率先上线房建和市政总承包电子交易范本,省下发26套范本已经上线运行,覆盖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凡已下发范本的交易项目全部实现电子化交易。全年工程建设进场交易项目1212个(含未下发电子范本项目),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1084个,电子化率89.44%,电子化交易量和电子化率均居全省前列;二是政府采购电子评标系统运行平稳,通过反复测试、不断优化,采购电子评标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电子评标项目占比逐月攀升。三是上线市国土电子交易系统,从项目进场受理、信息制作和发布、底价录入,到竞买申购、资格审查,再到签订成交确认书以及保证金的收退都可在网上完成,实现了国土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四是自主研发企业国有资产网上交易系统,转让方和竞买人在网上便可操作交易的各个环节,同时系统对竞价保证金进行账户加密,为竞买人信息提供了保密屏障,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正式从线下走向线上。
3.全力推行不见面开标。按照市公管办《关于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有关事项的通知》(常公管办发〔2021〕2号)文件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满足不见面开标条件的已经全部采用不见面开标,政府采购项目于今年推行不见面开标,不见面开标使用率达到100%;对中心开标室进行硬件升级改造,改造3间不见面开标室,可满足14个项目同时开标;完善不见面开标管理制度,开展不见面开标流程的线上培训会,发布培训视频,代理机构与投标人可在线接受培训。不见面开标的推行大幅提升了中心开标率,单日开标容量提升3倍以上,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了疫情防控风险。
4.高效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按照省级统一部署,主动申请服务器,对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成远程异地评标室2间,分别用于由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搭建的“湖南省远程异地评标综合调度系统”和长沙市交易中心搭建的“易采虹5G”评标系统,基本满足了评标需求,我市全年共开出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17个。
(三)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
中心始终坚持服务为本的原则,立足服务职能、改进服务作风,以交易环境的改善助力全市营商环境的优化,以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服务效能的提升,以全面推广电子保函减轻招投标成本,切实提升交易主体的获得感、满足感,让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达到极高的满意度。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欠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尚需完善,公用经费的核算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核算过程中有一部分支出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费用使用中存在使用界限不清现象。
2.预算管理方面还有欠缺,资金支付力度与预算略有差距。
(二)业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业务交易规则还不完善,工作程序有待优化。主体的行为仍需进一步规范,招标人的主体意识、投标人的诚信意识、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的执业能力和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与建立全流程的网上交易系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得不够紧密,使得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实践运用缺乏抓手。内部管理不够精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1、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对中心经费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及会计法要求执行。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认真搞好部门预决算编制。坚持按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中心财务预算,并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不随意突破预算。
2、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对财务报账凭证的审核把关,切实提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业务管理,高效推进平台服务提质。一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制定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信息化建设重点,逐步完善新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满意度。强化对线上业务受理流程的宣传,公布现有线上系统能够实现的各项功能,制定服务指南和操作演示视频。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配合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积极对接各级行政部门,就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沟通,优化工作程序,完善交易规则。 梳理规章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严格按规则制度办事,做到制度内“不缺位”,制度外“不越位”,在中心上形成了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三是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出台奖励措施,激励工作人员钻研业务,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提升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加强与市资管办、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县市相关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沟通联系,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进一步深化服务创新。推进智能化场地管理、智能客服系统建设,探索智慧评标开发,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水平,致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根据《2021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评分,总分100分,自评得分95分,主要是全年预算执行率得分为9分,扣了1分。产出指标中成本指标内推行工作量成本预算为1989万,实际为1847万,扣了1分;效益指标中经济效益这项由于预计交易额完成量为600亿,实际完成量为577亿,扣了1分;满意度指标中社会公众满意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满分各为10分,实际得分9分,扣2分。总的来说交易中心的各项工作推进良好,基础有待继续加强。同时交易中心严格按照绩效公开要求及时在单位网站专栏进行公开。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附件1: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说明:“项目支出”需要填报除专项资金和基本支出以外的所有项目情况,包括业务工作项目、运行维护项目等;“公用经费”填报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附件2: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附件3-1
附件3-2
附件3-3